中欧班列如何换轨 ?

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将1435mm的轨距规定为国际标准轨距,而轨距大于1435mm的被称之为宽轨,小于1435mm的则称之为窄轨。

        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将1435mm的轨距规定为国际标准轨距,而轨距大于1435mm的被称之为宽轨,小于1435mm的则称之为窄轨。

      由于中国和欧洲国家采用的是轨距为1435mm的标准轨,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则采用的轨距为1520mm的宽轨,不同轨道之间不能直接通行。
     所以,国际货运班列在抵达边境口岸后,需要将货物装卸更换到符合下一阶段运输国家轨距标准的列车上后,方可开启后续运输。而这个货物在口岸不同轨距车板之间的装卸更换动作就是换装。
  

关于中欧班列的换轨:

1、 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

        我们以国内发往欧洲从阿拉山口出境的中欧班列为例,全程至少需要经历两次换轨:    第一次是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多斯特克站,从我国的标准轨道上吊装到哈萨克斯坦的宽轨上。第二次则是在波兰和白俄罗斯边境的布列斯特站,从白俄罗斯的宽轨上吊装到波兰的标准轨上进入欧洲境内的马拉舍维奇站。大部分“中欧班列”在哈萨克斯坦、波兰马拉舍维奇需经过两次换轨,而义乌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则需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伊伦进行第3次换轨。

2、换轨对中欧班列来讲,就是换车

       从波兰进入俄罗斯时,由于两国之间铁轨宽度相差85毫米,必须将欧洲标准的窄轨列车换成俄罗斯标准的宽轨列车。因此,吊装集装箱操作开始,一般64个标准货柜耗时约90分钟。

同理,中欧班列进入哈萨克斯坦前也是如此。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除了办理货物通关手续,铁路部门还要对列车安全状况进行检测,并进行第一次换轨。

在中哈两国的边境火车站,都建有换装库。换装库里有中哈两国技术标准的两条轨道,中方铁轨宽度1,435毫米,哈萨克斯坦铁轨宽度为1,520毫米。

中欧班列一般是在哈方口岸进行换装,工作人员先把电气化机车换成内燃机车,经由内燃机车牵引行驶19公里到哈萨克斯坦边境后,将中方的货物吊装到哈方车辆上,换上哈方司机,中方车辆再开回来。

中欧班列在我国境内运行是靠沿途各铁路局站站接力完成。列车每到一个铁路局(集团)管辖区域,就会更换一次司机。在境外运行期间,为确保列车始终由熟悉路况的司机驾驶,班列每到国境线就会更换司机。

     

         最后给家提个醒,千万不要忽视口岸换装时间。特别是在旺季时,口岸换装时间可能会延长至10-15天,甚至更慢。
        所以,要想国际货运班列这场上万公里行程的接力赛跑的漂亮,在发运前也尽量向我们货代了解下换装口岸及目前的换装时间,提前做好预估,择优安排线路。

来源网络

2024-07-24T20:09:36.077

价格:0.00

优惠价格:0.00

前一篇:中欧班列可以运输的产品限制
后一篇:什么是欧盟T1文件?